首页 爱丽丝书屋 经典武侠 武综:人生重开模拟器

第36章 假圣旨风波1!

  将近午时,五六百位远客流水般涌到。

  丐帮副帮主张金鳌、郑州六合门夏老拳师率领了三个女婿、川鄂三峡神女峰铁老老、东海海砂帮帮主潘吼、曲江二友神刀白克、神笔卢西思等人先后到来。

  这些人有的互相熟识,有的只是慕名而从未见过面,一时大厅上招呼引见,喧声大作。

  天门道人和定逸师太分别在厢房中休息,不去和众人招呼,均想:“今日来客之中,有的固然在江湖上颇有名声地位,有的却显是不三不四之辈。刘正风是衡山派高手,怎地这般不知自重,如此滥交,岂不堕了我五岳剑派的名头?”

  刘府的众弟子指挥厨伕仆役,里里外外摆设了二百来席。

  刘正风的亲戚、门客、帐房,和刘门弟子向大年、米为义等恭请众宾入席。

  依照武林中的地位声望,泰山派掌门天门道人该坐首席,只是五岳剑派结盟,天门道人和宁中则、定逸师太等有一半是主人,不便上坐,一众前辈名宿便群相退让,谁也不肯坐首席,所以便空了出来。

  忽听得门外砰砰两声铳响,跟着鼓乐之声大作,又有鸣锣喝道的声音,显是甚么官府来到门外。

  群雄一怔之下,只见刘正风穿着崭新熟罗长袍,匆匆从内堂奔出。

  群雄欢声道贺。刘正风略一拱手,便走向门外,过了一会,见他恭恭敬敬的陪着一个身穿公服的官员进来。群雄都感奇怪:”难道这官儿也是个武林高手?”

  眼见他虽衣履皇然,但双眼昏昏,一脸酒色之气,显非身具武功。

  岳不群等人则想:“刘正风是衡山城大绅士,平时免不了要结交官府,今日是他大喜的好日子,地方上的官员来敷衍一番,那也不足为奇。”

  却见那官员昂然直入,居中一站,身后的衙没右腿跪下,双手高举过顶,呈上一只用黄缎覆盖的托盘,盘中放着一个卷轴。

  那官员躬着身子,接过了卷轴,朗声道:“圣旨到,刘止风听旨。”

  群雄一听,都吃了一惊:“刘止风金盆洗手,封剑归隐,那是江湖上的事情,与朝廷有甚么相干?怎么皇帝下起圣旨来?难道刘正风有逆谋大举,给朝廷发觉了,那可是杀头抄家诛九族的大罪啊。”

  各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这一节,登时便都站了起来,沉不住气的便去抓身上兵刃,料想这官员既来宣旨,刘府前后左右一定已密布官兵,一场大厮杀已难避免,自己和刘正风交好,决不能袖手不理,再说覆巢之下,焉有完卵,自己既来刘府赴会,自是逆党中人,纵欲置身事外,又岂可得?

  只待刘正风变色喝骂,众人白刃交加,顷刻间便要将那官员斩为肉酱。

  哪知刘正风竟是镇定如恒,双膝一屈,便跪了下来,向那官员连磕了三个头,朗声道:“微臣刘正风听旨,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
  群雄一见,无不愕然。

  那官员展开卷轴,念道: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:据湖南省巡抚奏知,衡山县庶民刘正风,急公好义,功在桑梓,弓马娴熟,才堪大用,着实授参将之职,今后报效朝廷,不负朕望,钦此。”

  “不对吧,上官胸,我记得圣旨不是这各式吧?”一直是坐在宁中则身旁看戏的张伟豪,突然是跟陪坐的上官海棠打趣起来。

  张伟豪这一世可不是什么屌丝普通人出身,他大伯可是次辅,真正的一品大员,不说左右朝堂,但也算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,而且他们张家可不是一般的寒门,算是大明朝的顶级世家,张居正知道吧,他堂哥。

  家里圣旨不说多到放不下,但多多少少还是有那么一些的,张伟豪就有翻阅过。

  类似他们这样的顶级世家在小孩抓周的时候就会放圣旨,谁要抓的是圣旨,自然说明未来官运亨通,像他堂哥张居正,现在已经是有举人功名,他抓的就是圣旨。

  张伟豪本身也有功名,之后的乡试,也就是八月的秋闱,张伟豪就要去金陵考试,因为他祖籍不是应天府,而是金陵,也就是俗称的江南才子。

  这可是科考大魔王,能在这里突围的,还是20岁以下的,近乎都有一甲进士之资。

  而最有意思的是,张家跟李家可是世交,不过李家不是豪族世家,而是书香门第,而且李寻欢一家人被称为“一门七进士,父子三探花”,李家在官场上也是很有影响力的。

  这是有原型的,这说的其实就是北宋年间的著名文人李昭遘,李杲卿,李士廉这祖孙三代探花。

  李昭遘,字逢吉,是深州饶阳(今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)人士,出身书香世家,名门望族。

  说起李昭遘,就不能不提李昭遘的爷爷李昉,李昉可是一个大人物,他才高八斗,也是名门出身,李昉的父亲名叫李超,在后晋担任工部侍郎和学士,李昉的伯父李沼则是右资善大夫,李昉的族叔叫李崧,官居侍中,都是进士出身的官员。

  在这种书香墨韵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李昉,有着先天的优势,而且他读书也非常勤奋,早在五代后汉时期就考中进士,在后周时期做了学士,周世宗柴荣非常器重李昉。

  后来宋朝建立,李昉在宋太宗年间做了宰相,为人宽厚仁慈,谨慎勤恳,由于他学富五车,德高望重,宋太宗请李昉主持编纂大型类书《太平广记》、《太平预览》、《文苑英华》,李昉不仅是名相,还是一代文学宗师。

  然后就是李寻欢的原型李昭遘,李昉有四个儿子,最出名的儿子叫做李宗谔,李宗谔长大的时候,他父亲李昉已经是宰相了,当时官员的儿子可以依靠父亲的“荫蔽”来做官,不用经过考试。

  但是李宗谔认为这种方式很可耻,他主动要求参加科举,高中进士,后来在宋真宗年间,做到翰林学士,右谏议大夫,由于他熟悉典章制度,经常为朝廷制定礼仪,很有名气,真乃虎父无犬子。

  李宗谔的儿子就是李昭遘,史料记载,李昭遘其实是李宗谔的侄子,但是后来过继给李宗谔,所以算是李宗谔的儿子。

  李昭遘的才华比父亲李宗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  李昭遘小时候,一个叫杨大年的学士去他家做客,李昭遘当着杨大年的面做了一篇赋,杨大年赞叹说:“真是神童,你们李家的孩子果然不凡!”

  杨大年说的没错,李昭遘后来参加科举,高中探花郎,而且考中探花那一年才十八岁(虚岁,李寻欢也是这年纪中的探花),李昭遘后来官居直龙图阁学士,陕州知州。

 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,保定的李园,也就是兴云庄,只是李家的部分产业,甚至就是李寻欢的个人产业,李寻欢那一脉确实是没人了,但李家可是一直都有人的,而且是后党,跟张家算是政治盟友,关系还不错。

  李寻欢是自己失踪的,不想进入官场,只要他想要当官,混个六部侍郎还是不难的,所以李寻欢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江湖中人,也没想过真要去混江湖。

  跟现在的张伟豪类似,也就半只脚踏进江湖。

  做为天下第一庄庄主,上官海棠自然也是见过圣旨的,直接回复道:“圣旨开头一般为“天子诏曰”,表示这是天子的谕言。介绍发布圣旨的原因和目的,常用的开头是“朕思卿等”,表示圣上对臣民的关心体现在圣旨之中。

  正文是圣旨的主要内容,通常是对某项事务或特定问题做出的命令和指示。正文的格式一般为“朕命……”,表示圣上下达了……”

  其他的都不用说,光是这起头就漏洞百出,这分明就是民间评书杂文的说法格式,可不是正儿八经的圣旨格式,这可不能随便乱写,想怎么来都行,是有严格的制式跟标准,就算是皇帝本人也不能任性,肆意妄为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